<th id="hib5g"><video id="hib5g"></video></th>
<strike id="hib5g"></strike>
  • <code id="hib5g"><nobr id="hib5g"><sub id="hib5g"></sub></nobr></code><object id="hib5g"><option id="hib5g"></option></object>
  • <strike id="hib5g"></strike>

  • <big id="hib5g"><em id="hib5g"></em></big>
    您現在的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動態
    種質資源普查,31省份2323個縣搶救性收集資源6萬多份!
    2022-09-07

    摸清“家底”讓種質資源“物盡其用”


    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行動開展以來,搶救性收集種質資源6萬余份——


    貴州省征集展示的農作物種質資源。


      農業農村部啟動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行動,發現了盾葉胡椒、黎氏蘭等一批新物種,極大地豐富了我國農作物遺傳多樣性,增加了資源戰略儲備。

     

      2019年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正式出臺。今年,農業農村部組織召開了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視頻會,深入推進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

     

      今年,山西、內蒙古等14?。▍^、市)農作物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的啟動,標志著“行動”已在全國范圍全面鋪開。近日,記者來到山西、貴州兩地,探訪了當地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的進展情況。

     

      “‘紫皮八月瓜’全身都是寶,成熟后裂開一個口子香氣四溢,鮮食可口,也可曬干做藥材;沿河縣友誼村收集到的‘白揚糯’,當地土家人打糍粑用的土品種;有上百年栽培歷史的‘刺苞谷’品質好,膨脹系數大,是當地大松村專門制作爆米花的品種……”據貴州省銅仁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組組員王荔介紹,該組承擔的8個普查縣區中,各地代表性資源各具特色,收獲不小。目前普查工作已告一段落,后續將對征集到的資源進行進一步鑒定評價,同時做好資源的歸類鑒定和保存工作。

     

      在今年新啟動的14?。▍^、市)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中,各地涌現出一大批特色地方資源,這些品種或高產、或優質、或抗病,具有潛在的開發利用價值。然而,我國地大物博,地理環境多樣,普查收集工作繁雜艱巨,絕非易事。


    找出來——挖掘出一批古、珍、特、優地方品種


      記者了解到,為方便后期種質擴繁和保存利用,此次普查行動中每份資源入庫前,都要進行全面詳細的登記,登記信息包括征集地點、名稱、用途、生長習性、采集方式、提供人信息及樣品照片等,相當于品種的“身份證”。


      在普查工作中,山西省下足了功夫?!胺N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需要填寫1956年、1981年和2014年三個時間節點的基本情況,往往需要氣象、統計、檔案、林業等多部門的共同協作?!鄙轿魉分菡{查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種業部門的組織和指導下,普查人員到氣象局、統計局、縣志辦、林業局、水利局、檔案局、教育局等部門對當年資料進行了查找,同時走訪老農技、老種子人員,盡量完善種質信息,讓每份資源有據可查。


      在朔州市普查與收集試點縣平魯區,從調查種質資源生長表現,到整理資源信息,對收集的種質資源篩選提純,歷時6天、行程530公里、覆蓋全區13個鄉鎮,共征集資源42份。


      在科學全面普查的基礎上,截止到9月30日,山西省共收集種質資源4814份。其中,作物種質資源2521份,果樹資源1042份,其他資源625份,搶救性調查種質資源收集596份,名、特、優資源136份。有100年種植歷史的老白芝麻、200年樹齡的公母軟棗樹、300年樹齡的流蘇茶樹、500年歷史的早熟官灘棗以及1000年樹齡的酸棗樹、銀杏樹、翅果油樹……每一份資源都來之不易。


    收起來——搶救性收集珍稀、瀕危野生種質資源


      如此寶貴的種質資源收集上來,如何保存?在貴州省仁懷市,調查組專家、貴州大學農學院教授張萬萍告訴記者,因為征集的地方特色資源絕大部分為當地老農戶在房前屋后自種自留,種子量很少,有些資源甚至只有一株。另外,活體材料從原生環境取回,不適應環境條件而死亡的情況也常有發生,為了把寶貴資源留下來,征集后的擴繁和保存同樣十分重要。


      “截至目前,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取得了積極進展?!鞭r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開展了全國31個?。▍^、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2323個農業縣(市、區)的全面普查,搶救性收集資源6萬多份,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全面啟動。為什么叫“搶救性收集”?


      “據初步統計,完成普查的湖北、湖南、廣西、重慶、江蘇、廣東6?。▍^、市)375個縣,1956年至2014年間主要糧食作物地方品種數目喪失比例高達71.8%。隨著普查行動實施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我國地方品種和主要作物野生近緣種喪失速度日趨加快?!睘榇?,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分擔憂,“希望此次‘行動’的開展能提高各級政府對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保護意識。下一步,相關負責部門將按時完成征集資源的任務,并對已收集資源開展鑒定評價,確保盡快編目入庫保存,爭取在2023年完成‘行動’全部預期目標。信息系統整理后,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國內開放共享?!?/p>


    用起來——資源開發為優勢產業注入“源頭”動力


      金秋十月,貴州修文縣谷堡鎮的獼猴桃種植基地已經進入采收期,茂密的藤蔓上,圓潤飽滿的果實搖搖欲墜。


      通往基地的路邊,幾棵零星種植的獼猴桃樹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斑@株野生獼猴桃可是寶貝?!闭{查組專家、貴州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副研究員唐冬梅告訴記者,這是當地野生珍稀資源,花量大、花粉活力強,花期長達15-22天,經過進一步改良優選后,可作為授粉樹可增加坐果率,改善獼猴桃商品性和口感,在品種改良上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目前正在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修文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居全國第三。在擴大獼猴桃種植面積的同時,還開發出獼猴桃籽油、果汁、果酒等系列深加工產品,創建了“7不夠”品牌,大大提升了獼猴桃全產業鏈的附加值。作為地方特色產業,獼猴桃成了修文縣助農增收的致富果。


      “獼猴桃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野生種質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毙尬目h副縣長譚永紅介紹,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修文縣開始種植獼猴桃。為了選育適宜本地種植的獼猴桃品種,當地從10多個獼猴桃品種中遴選出品質特優的當家品種“貴長”,選育試種成功后迅速在全縣推廣種植。經過30多年的培育改良,目前種植面積覆蓋全縣12個鄉鎮、108個行政村,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修文縣只是貴州獼猴桃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依托種質資源的創新和利用,“十二五”以來,全省獼猴桃產業發展迅猛,得益于20世紀80年代建成的省級獼猴桃資源圃,“貴長”“貴豐”“貴露”“貴蜜”等優質品種選育成功,“貴系”獼猴桃在全國市場的知名度逐漸提高。如今,修文“貴長”獼猴桃和水城“紅陽”獼猴桃已成為貴州精品水果的亮麗名片,成為貴州脫貧攻堅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種質資源的應用價值難以估量。除了獼猴桃,優質高粱品種帶動貴州白酒產業蓬勃發展便是另一典型?!凹t纓子”“紅珍珠”等當地高粱品種糯性好、角質率含量高、出酒率高、耐蒸煮,成為貴州茅臺等眾多品牌酒廠青睞的特用品種。2017-2020年,仁懷市累計種植訂單高粱面積108萬畝,累計產值達19.89億元。


      資源的開發利用帶動了產業的發展,市場才能更注重品種創新和種質資源的保護?!敖陙?,我市力合、金黔等蔬菜種業企業不斷加強貴陽小青瓜、貴陽白棒豆等特色地方品種的提純復壯,加強了對花溪小慈姑、貴陽地方野苦蒜等資源的保護和開發,這些地方名特品種已成為我省蔬菜產業基地的當家產品?!辟F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玉榮說。


    來源:農民日報


    欧美日韩久久久综合网
    <th id="hib5g"><video id="hib5g"></video></th>
    <strike id="hib5g"></strike>
  • <code id="hib5g"><nobr id="hib5g"><sub id="hib5g"></sub></nobr></code><object id="hib5g"><option id="hib5g"></option></object>
  • <strike id="hib5g"></strike>

  • <big id="hib5g"><em id="hib5g"></em></big>